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大樱桃栽培技术大全!看完再也不作难第二号

    信息发布者:为民诚信服务
    2019-01-12 11:43:46    来源:平度市兴晟惠农   转载

    平度市兴晟惠农农业技术服务中心

     

    2019-01-11 阅读3

    平度市兴晟惠农农业技术服务中心1

    病虫害防治

    第一节主要病害及其防治

    1樱桃褐斑病

    (一)症状

    主要危害叶片,也可危害新梢和果实。叶片发病初期形成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,以后扩大为圆形褐色斑,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色,直径1~5毫米。后期,在病斑上生长有灰褐色霉状物,中部干枯脱落,形成穿扎,边缘整齐。新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类似,空气湿度大时,病部也产生灰褐色霉状物。

    (二)侵染规律

   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。翌春气温回升,遇有降雨时,形成分生孢子,借风雨传播,侵染叶片。一般5~6月份即可发病,7~8月间发病最重。

    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、降水量多少,以及立地条件等有关,树势弱,降雨量多而频繁,地势低洼,排水不良,树冠郁闭,通风透光差的果园,发病重;反之则轻。不同品种间,以大紫、小紫和红蜜等发病较重,佐滕锦、那翁和雷尼等发病轻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1、人土防治。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,改善立地条件,增强树势,提高树体抗病能力。越冬休眠期间,彻底清理果园,扫除落叶烧毁,消灭越冬菌源。

    2、药剂防治。萌芽前全园喷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。落花后至采果前,根据降雨早晚和降雨量的多少,喷布1~2次70%化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;采果后,喷2~3次180~200倍的等量式波尔多液。

    2樱桃细菌性穿孔病

    (一)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,也危害枝梢和果实。叶片受害,初呈半透明水浸状淡褐色小点,后扩大成圆形、多角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2毫米左右,病斑变成紫褐色或黑褐色,周围有黄绿色晕圈。继后病斑干枯,易脱落穿扎。

    (二)侵染规律

    病原细菌在病叶或枝梢上越冬。翌春,随着气温的上升,届开花时,细菌自病斑内溢出,通过雨水传播,经叶片的气孔、枝条及果实的皮孔侵入。叶片一般于5月份开始发病,雨季为发病盛期。春季气温高、降雨多、空气湿度大时发病早而重。潜育期16℃为16天,20℃时9天,25~26℃时4~5天,30℃时8天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1、农业防治。加强土肥水管理,控制氮肥,增强树势,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。

    2、药剂防治。

    大樱桃发芽前,喷布一次1:1:100倍波尔多液,消灭越冬菌源。谢花后、新梢速长期,喷布25%叶枯唑可湿性粉500~800倍液、农用链霉素200单位,或77%可杀得101可湿性粉800倍液。采果后,喷1:1~2:200倍的波尔多液,可以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
    3樱桃叶斑病

    (一)症状

    主要危害叶片。叶片受害后叶脉间形成褐色或紫色近似圆形的坏死病斑,叶背产生粉红色霉,病斑联合可使叶片大部分枯死,造成落叶,叶柄和果实有时也能受害产生褐色斑。

    (二)侵染规律

    病原菌在病叶上越冬。春季转暖后,在子囊中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,随风雨传播,造成侵染。潜育期1—2周,表现症状后产生分生孢子,进行多次侵染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1、人工防治。加强栽培管理,提高树体抗病性,冬春季节,彻底清除病落叶,消灭越冬菌源。

    2、药剂防治。

    萌芽前全园喷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;谢花后至采果前,喷布1~2次70%代森锰锌600倍液;采果后喷布1:1~2:180~200倍的波尔多液2~3次,可以有效地控制叶斑病的危害。

    4根癌病

    (一)症状

    主要发生在根颈处,有时也发生在粗侧根上。发病初期,被害处形成灰白色的瘤状物,光滑柔软,随果树生长,瘤体不断增大,表面渐变为褐色至深褐色,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。患根癌的病株,由于树势较弱,长梢少,往往形成大量短枝并形成大量花芽,根癌较轻时,可正常开花坐果,且坐果率很高,但花期略晚,展叶亦迟,果实可正常发育。根癌较重时,花期更晚,展叶更差,坐果率低,果实发育中途大量脱落,只有少部分发育至成熟,但果个小、品质差。病树生长缓慢,树势衰弱,抗性降低,渐至死亡。

    (二)发病规律

    根癌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病原菌到癌瘤组织内越冬,或在癌瘤破裂脱皮时进入土壤越冬。降雨或灌溉,是病原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。地下害虫在传播上,也有一定的作用。土壤湿度大,有利于发病,土温在22℃时,最适于癌瘤的形成。碱性土、土壤粘重、排水不良时,发病重。中国樱桃作砧木很少发病,酸樱桃、山樱桃、实生甜樱桃发病重,考特砧发病尤重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选用抗病砧木。宜以中国樱桃作大樱桃砧木,尤以大叶草樱桃最好。严格检查出圃苗木,淘汰烧毁病苗,健苗用3~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根癌宁(K84)生物农药30倍液浸根30分钟。对已患病植株,用利刀将癌瘤切除干净,伤口用K843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保护。最后每株再灌根癌宁(K84)30倍液或10%双效灵200倍液。

    5根颈腐烂病

    (一)症状

    危害根颈部,以后逐渐蔓延到较粗侧根的基部,病部先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,皮层组织受到破坏,逐渐溃烂,后蔓延扩大,最后形成层腐烂。导致树势衰弱,花量增多,但坐果率甚低,果个变小,致使整树死亡。

    (二)侵染规律

    真菌病害,该病多发生在5~15年生初果期树和初盛果期树,病菌由根颈部的伤口侵入,逐渐向地下根系蔓延。该病的发生与甜樱桃品种、砧木、立地条件及气候条件有关。先锋品种容易生病;小叶类型中国砧木发病重,大叶类型中国樱桃砧木很少发病;用种子繁殖的砧木发病重,用压条繁殖的砧木发病轻;土壤粘重,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;土质疏松,排水透气好的果园发病轻;高温、多雨、多大风的年份,发病重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搞好果园土壤改良和平整工作,使土壤不积涝,保持良好的通透性,以减轻发病程度。防治土壤害虫。做好蛴螬等土壤害虫的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伤及根系,减少病菌的侵入通道。选用营养繁殖的根系发达的大叶类型中国樱桃作砧木。及时检查树势变弱的植株,发现根部罹病,立即治疗,在病部用利刀纵向平划数道间距3毫米左右,深达木质部,涂以50倍的胂平液(1份40%福美砷、0.5份平平加、50份水)连抹两遍,也可用石硫合剂涂抹。

    6流胶病

    (一)症状

    患病树自春季开始,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死组织处溢泌树胶,流胶后,病部稍肿,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色腐朽,腐生其他杂菌,导致树势日衰,严重时树干枯死。

    (二)发病规律

    流胶病是大樱桃的一种生理病害。多从6月份开始发生,采果后,随着雨季的到来,尤其是新梢停长后,经过长期干旱偶降大雨或大水漫灌时,流胶更重,土壤粘重、长期过于潮湿或积水均易引起流胶,偏施氮肥也易引起流胶。枝干病害、虫害、冻害、日烧及其他机械造成的伤口也易引起流胶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加强栽培管理,增施有机肥,改善土壤结构。配方施肥,控制氮肥用量。雨季及时排水,严防园内积水。改变灌水制度,采取滴灌、渗灌或沟灌,避免大水漫灌。防治枝干病虫害,预防冻害、日烧等,尽量减少机械伤口,修剪造成的较大伤口涂保护剂。对已发病的枝干及时彻底刮治,涂抹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,再在伤口涂保护剂如铅油或动物油脂或黄泥,伤口也可以用生石灰10份、石硫合剂1份、食盐2份、植物油0.3份加水调制成的保护剂进行涂抹。

    7枝干干腐病

    (一)症状

    枝干干腐病多发生在枝龄较大的主干和主枝上。发病初期,病部微肿,表面湿润。病斑长形或不规则形,常渗出茶褐色粘液,俗称“冒油”。病部常仅限于皮层,衰老树上也可深达木质部。此后,病部逐渐干枯、凹陷,呈黑褐色,并出现较大裂缝。发病后期,病部表面生有大量梭形或近圆形的小黑点(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)。

    (二)侵染规律

    病原菌以菌丝体、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等,在枝干的病组织内越冬,翌年4月间产生孢子,借风雨传播,经伤口或皮孔侵入。潜育期6~30天。温暖,多雨气候利于发病;高温时,发病受到抑制。

    枝干干腐菌为一种弱寄生菌,树势弱时,发病重。树龄较大,管理粗放时,易发病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加强综合管理,增强树势,提高抗病能力;加强树体保护,减少和避免机械伤口、冻伤和虫伤,及时剪除枯枝。发现病斑及时刮治,并用石硫合剂原液或50倍的福美胂液消毒。早春发芽前全树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,生长季节喷1:2:200倍波尔多液2~3次进行树体保护。

    8病毒病

    (一)症状

    甜樱桃感染病毒病后,不仅影响树体生长,影响产量、品质,也影响树体的寿命。病毒引发的明显症状有:整株枝条节间缩短、丛枝;叶脉白化、失绿黄化、小叶、花叶、小叶皱缩、卷叶、叶焦枯、枝干裂性溃疡、粗皮、小果等。

    (二)侵染规律

    樱桃病毒病害近70种,但最主要的是核果坏死环斑病、矮缩病和樱桃小果病、可以单独浸染,但更多的是2种或多种复合侵染。病毒病常有隐症现象,温和性病毒单一侵染,而且气温较高,甜樱桃自身抗病性强时,一般不会表现症状,受害也轻。反之,如果是强株系或重合侵染,气温较低,加之植株抗病性差,症状会明显表现,危害也比较严重。甜樱桃病毒病的传染源主要有带毒土壤、种子、繁殖材料、昆虫和其它感病植物,传播途径有嫁接传播、昆虫传播、花粉传播、田间操作传播等。

    (三)防治方法

    采用组培技术,培育脱毒苗木。及时处理田间病株,已经发现或经确认的病株实行严格隔离,病株量少或严重时就挖除。加强田间管理,增施有机肥料,提高树体抗性。防虫抑病,搞好土壤消毒,减少或消灭土壤线虫,田间的绿盲蝽、蚜虫等害虫,应及

   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,请赞赏鼓励哦!

    赞赏

    阅读 3

     0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